據《中國企業家》報道,日前有媒體曝出,正在進行的全國第三次經濟普查結束了第一輪核查,部分地區的普查工作遭遇了企業的“不合作”。一家央企負責人甚至對普查員說:“我們不搞經濟普查,你們也沒資格普查整合負債我們。”
  雖然從錶面看,企業不配合調查,有點說不過去,甚至有點帛琉仗勢欺人的感覺。但是,從記者瞭解到的情況看,企業這樣做,似乎也不是毫無道理。因為,在調查過程中,相關部門要求企業在數據上“配合”政府的需要,搞假動作,有的企業甚至被要求將數據“上浮”10倍。
  如果是這樣,企業不配合普查,不系統家具僅有理,而且完全應當得到支持。
  眾seo所周知,經濟普查是研究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提高決策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每5年舉行一次的經濟普查,常常是下一個5年規劃乃至10年、20年規劃的重要依據,也是宏觀經濟決策和宏觀經濟政策制定的重要參考。如果普查的數據存在嚴重水分,勢必影響規劃制定的科學性和宏觀決策的針對性,會對今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
  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一些地方為了“做美數據”、汽車借款“扮靚政績”,硬是通過人為加大的方式,將數據隨意擴大、隨意上浮,以至於引起企業的強烈反感,受到企業的嚴重抵觸。
  我們說,政府關心經濟數據,本身並沒有錯。前提是,為了有好的數據、好的政績,政府到底在發展經濟方面下了多少功夫、費了多少腦子,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方面提供了多少條件、給予了多大支持。如果在這些方面不聞不問,卻要企業提供能夠讓政府滿意的數據,又怎麼可能不引起企業的反感呢?
  值得註意的是,這些年來,在經濟數據方面,出現的問題並不少,產生的爭議也很多,特別是事關民生方面的數據,更是與老百姓的切身感受相甚遠。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數據的水分太多,成色嚴重不足。如居民收入增長,每年官方公佈的數據,總是很難得到公眾的認可。再如地方上報的GDP數據,與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也總是相差很大。如此一來,數據的準確性還有何保證呢?國家的宏觀經濟決策還怎麼能夠保持科學、有效呢?
  業內人士認為,年復一年的數字累加,已成為地方政府和企業的一種負擔。因為,幾乎所有的地方,都要求本年度的數據要比上年度好,比上年度有一定幅度的增長。而從經濟發展規律和經濟發展情況來看,雖然整體上是呈上升和進步趨勢,但也難免會出現波動現象。也就是說,不可能永遠是一個方向運行。也正因為如此,經濟數據就不可能永遠是增長的,或者永遠是快速增長的。特別是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經濟已經出現了增速放緩的現象,絕大多數企業也處於比較困難的狀態。如果繼續要求經濟數據一片欣欣向榮的樣子,企業也要營業收入和利潤雙增長,自然是做不到的,也是不現實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唯一的辦法,就是實事求是,客觀、真實地對經濟數據進行調查統計,而不是依據需要隨意更改和調整數據。
  尤其需要引起重視和關註的是,新的一屆政府成立以來,已經三番五次地要求不要再在經濟數據上做文章,不要再一味地強調GDP增幅,不要再在經濟數據中摻水分。可是,仍有相當一部分地區視數據如命,不斷地在數據中摻水分、加泡沫。也正是因為這種現象的存在,直接導致中央在宏觀決策方面面臨巨大的壓力,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而從企業的角度考慮,如果企業上報的數據存在很多水分,不僅對企業會帶來很大的不利影響,如稅收繳納、種種社會保障資金收繳等,而且會對企業的發展環境帶來更為惡劣的影響。如稅負是否過高的問題,企業普遍感到稅負很重,而有關方面卻始終認為稅負不重。原因就在於,有GDP做支撐。問題是,這些GDP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有沒有水分,只有企業才會有更加深刻的感受。
  不僅如此,相關方面在制定政策和營造環境方面,也會因為受摻入水分的數據影響,而作出不利於經濟發展和企業運行的決策,讓企業的生存環境更加惡劣。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完善發展成果考核評價體系,糾正單純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政績的偏向。為什麼提出這樣的要求,不就是因為各級在經濟數據的統計中存在比較嚴重的問題嗎?不就是因為各級過度在乎數據對政績的影響嗎?
  據悉,有關方面正在制定措施,解決數據摻假的問題。而對此次經濟普查,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組長張高麗也明確要求,必須客觀真實、全面準確、可靠可信地反映情況,絕不能帶水分,更不能弄虛作假。那麼,為什麼一些地方在經濟普查過程中還要企業予以“配合”,弄虛作假呢?對這樣的行為,有關方面是否應當予以事業有成查處呢?
  隨著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中國將迎來新的一輪改革大潮。在這樣的情況下,經濟數據的準確性就顯得更為重要。如果此次經濟普查的數據存在嚴重的水分,必將對新一輪改革方案的制定、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確定等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
  為了加強不讓地方背負過重的經濟數據負擔,也為了更好地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中央已經主動調低了經濟增長目標。在這樣的情況下,地方順勢而為,也客觀、真實準確地調查和上報各種經濟數據,而不要再為了一時之需,亂摻水分,弄虛作假了。對此,相關職能部門也要迅速出擊,對這樣的行為予以嚴厲打擊,確保經濟數據的準確性,確保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宏觀經濟決策不受虛假數據的影響。
  文/譚浩俊  (原標題:別讓企業被“配合”普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z69rzrdu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