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訊 記者何偉傑報道:廣衛路華寧里48號的“空中祠堂”因本報報道,一度引起坊間關註。當時相關部門曾表示,該建築已被登記為文物線索,不會拆除。但近日有本土文化愛好者向記者透露,“空中祠堂”並未入選即將公佈的廣州市首批歷史建築保護名單。由於該建築所在地就在越秀區政府計劃改造地塊內,“空中祠堂”未來是否能保留仍是未知數。
  絕無僅有的“空中祠堂”
  這座“空中祠堂”位於越秀區廣衛路華寧里48號,底部是歐陸風情西方風格的民國建築。讓人驚嘆的是,在這棟建築“頭上”還“長出”了一幢龐大的清代傳統祠堂式建築。其大院門樓牌匾鐫刻著“太和書院香山鮑俊書”字樣。資料顯示,這裡還是民國時期廣東保元中醫專科學校舊址。至於上面的“空中祠堂”,據附近街坊介紹,叫黃氏家祠,裡面曾經住了好多戶人家,現在房子被征收,住戶已經搬走。
  當時記者走訪發現,該建築周圍留下土地勘探後的痕跡,似準備動拆。但事後廣州市規劃局回覆稱:華寧里48號已納入歷史建築線索,如何保護將請專家進一步論證、考察。據越秀區規劃部門相關人員反饋,該建築是不會拆的。
  為何未入榜“歷史建築”?
  “空中祠堂”命運如何?
  廣州市第一批歷史建築名單(共300多處建築)在去年底終於通過廣州市名城委審議。近日,本土文化保育團體“古粵秀色”創辦人楊華輝卻向記者透露,他瞭解到,一度備受關註的“空中祠堂”並沒有入選首批歷史建築名單當中。“相關人士向我透露,空中祠堂暫未夠成為歷史建築的資格,恐怕連第二批也無緣”。這讓楊華輝等一眾文保愛好者大惑不解,他表示該建築位於越秀區老城核心地帶,而且構造在廣州可以算相當罕見,值得保護。記者昨日回訪“空中祠堂”,發現早已大門緊鎖,附近居民表示,住在裡面的人早在年前已經被悉數遷出。
  曾被委托參與歷史建築排查工作的廣州大學嶺南建築研究所所長湯國華也表示,此前在全國文物普查的過程中,他也留意到了這座祠堂。“這種下麵是民國建築、上面是仿清代祠堂建築的風格在廣州可以說是絕無僅有。”他表示,當時他也多次提議要對該建築進行保留並上升為歷史建築,然而到了後來的討論當中“空中祠堂”確實“榜上無名”,對此他也感到相當可惜。
  失去“護身符”恐難保全
  廣州市規劃局昨日對此回應,廣衛路華寧里48號為媒體報道推薦的有保護價值的建築,2013年7月12日,越秀區文廣新局邀請市文管委專家對其價值進行論證。經專家現場考察認定:廣衛路華寧里48號為民國時期建築,現狀為磚混結構,內部結構改變大,後期加建較多,僅存門樓和“太和書院”牌匾,不推薦為不可移動文物和歷史建築。
  據瞭解,該歷史建築的所在地就在越秀區政府計劃改造地塊內,業主單位為廣州市民政局。此前有消息傳出,越秀區政府計劃投資1 .4億元在此建區級政務服務中心。文保人士擔心,“空中祠堂”若一旦喪失“歷史建築”這個護身符,前景堪憂。對此,廣州市規劃局方面表示,目前他們並沒有對該房屋做出相關規劃改造的許可。
  (報料人楊先生,三等獎100元)
  何偉傑  (原標題:“空中祠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z69rzrdu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